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关工资讯»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座谈会

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座谈会

  昨天上午,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。在开幕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》的报告。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向大学生宣讲党的政策和方针的重要职责部门,本着先行先学的原则,在院党总支的组织下,今天上午在院会议室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学习。学习座谈会由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武永亮教授主持,全院教师和部分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。

 

 

  孙舒景博士谈到,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,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。这个最新的提法是中国共产党高屋建瓴,结合历史使命,对新时代中国走什么路,举什么旗的高度概括,是新时期全党的思想指引和共同号召,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当前国情的智慧的结晶。

  张磊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,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”发表了自己的感想。她说,十九大报告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、增添了信心,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不断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,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精神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努力做一名信念坚定的思政课教师。

  杨玢博士从世界历史理论的角度谈了对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的理解。她说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也即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,这一历程正是中国在经济、政治、社会、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不断融入全球化、参与全球化、规范全球化的历史进程,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维度看,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正是在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得以形成并确立的,在民族交往和世界历史中得以形成并确立的。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”不仅超越了民族狭隘性的框定,而且彰显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。

 

 

  郑纳博士谈到,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,“人民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”,这对我启发很大。作为思政课教师,要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入手,开展广泛的理想信念教育,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,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,加强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和文化观。

  青年教师张利涛以“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‘变’与‘不变’”为题,谈了对十九大报告的认识。他说,基本国情、矛盾主体和社会关切都有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的地方。这些变与不变,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,对于国内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指导意义。

  研究生代表陈旭谈到,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:“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,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”,从这句话我感受到国家对我们青年的重视。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,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政治上的敏锐性,认真学习时政知识,借助学院专业优势,充分发挥好“一会一社”在全校社团中的思想引领作用,将社团工作做扎实。

  武永亮书记要求,学院各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,通过自己有效的工作确保十九大报告内容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

 

【责任编辑:陈芃】